联系我们Contact us

学院电话:0851-28635716
招生办:0851-28640384
投诉电话:13639208899
邮箱:zykq2008@163.com
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教学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学院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7-06-30 17:02浏览次数:1535 次

《口腔组织病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ⅰ 前言

《口腔组织病理学》为口腔医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属于主干课程,是口腔专业临床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课。这门课程包括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两方面内容,认识口腔颌面部、牙的发育以及牙体牙周组织、口腔粘膜、唾液腺和颞下颌关节的组织结构是诊断、治疗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基础,对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口腔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至关重要。《口腔生物学》中部分口腔生物学、口腔疾病分子生物学、口腔骨组织生物学内容整合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口腔胚胎发育过程、口腔组织学特点,以及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学特点、主要口腔生物化学、口腔疾病分子生物学及口腔骨组织生物学特点。授课方式:理论课基本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以课堂讲授+学生观察+自学+病例讨论等方式。课程性质:必修课。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二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验40学时,学分:5.0学分。

四  选用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七版,于世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生物学》,第四版,边专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i  正文

第一篇  口腔组织胚胎学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

一  教学目的

认识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过程,学习口腔颌面部发育的特点、常见发育异常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神经嵴的分化,腮弓及咽囊的发育。了解面部发育、腭部发育及舌部的发育过程。了

解面裂形成原因、颌裂形成原因。

(二)熟悉面部发育异常的种类,舌的发育畸形及形成原因。

(三)掌握唇裂形成原因,腭裂形成原因。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经嵴、腮弓和咽囊

(一)神经嵴的分化。

(二)腮弓及咽囊的发育。

第二节  面部的发育

(一)面部发育过程。

(二)面部发育异常的种类唇裂形成原因,面裂形成原因。

第三节  腭的发育

(一)腭部发育过程。

(二)腭裂形成原因,颌裂形成原因。

第四节  舌的发育

(一)舌的发育过程。

(二)舌的发育畸形及形成原因。

第五节  唾液腺及口腔粘膜的发育(自学)

(一)唾液腺的发育。

(二)口腔粘膜的发育。

第六节  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发育(自学)

(一)下颌骨的发育。

(二)上颌骨的发育。

(三)颞下颌关节的发育。

第二章  牙的发育

一  教学目的

认识牙齿发育的过程,学习其主要胚胎学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牙的萌出和替换。

(二)熟悉牙板的结局,牙体组织、牙周组织的形成过程。

(三)掌握牙胚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来源、形成组织、成釉器的发育分期及其组织学特点。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一)牙胚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来源、形成组织。

(二)成釉器的发育分期及其各期的组织学特点。

(三)牙乳头的来源和作用。

(四)牙囊的来源和作用。

(五)牙板的结局。

第二节  牙体组织的形成

(一)牙本质的形成过程。

(二)釉质的形成过程。

(三)牙髓的形成过程。

(四)牙根的形成过程。

(五)牙周组织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牙的萌出和替换

(一)牙萌出的分期,各期的特点。

(二)乳恒牙替换的过程。

(三)牙萌出的次序特点,牙萌出的时间。

第三章  牙体组织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体组织一般特性、组织学结构及特点、组织学结构的临床意义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牙骨质的分类,牙本质液、牙本质渗透性和敏感性。

(二)熟悉釉质结构、牙髓组织结构、牙骨质组织结构的临床意义,牙本质细胞间质矿化不均匀所形成的特定结构名称,釉质的表面结构、牙本质的神经分布和感觉,牙髓的增龄性变化,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的理化特性。

(三)掌握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的组织结构;牙本质的反应性变化。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釉质

(一)釉质的理化特性。(含口腔生物学)。

(二)釉柱的组织结构

(三)釉质表面结构。

(四)釉质组织结构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牙本质

(一)牙本质的理化特性。(含口腔生物学)

(二)牙本质的组织结构。

(三)牙本质的反应性改变。

(四)牙本质的神经分布与感觉。

(五)牙本质液、牙本质渗透性和敏感性。

 

第三节  牙髓

(一)牙髓的组织结构。

(二)牙髓的增龄性变化及牙髓组织结构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  牙骨质

(一)牙骨质的理化特性。(含口腔生物学)。

(二)牙骨质的分类,主要组织学结构。

(三)牙骨质结构的临床意义。

 第四章  牙周组织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牙周组织一般解剖结构、组织学特征的学习,认识其主要的组织学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牙周膜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牙周膜的增龄变化。

(二)熟悉牙龈的表面解剖和组织结构、牙槽骨的组织结构和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三)掌握牙周膜的组织学结构及其功能。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牙龈

(一)牙龈的表面解剖。

(二)牙龈的组织学结构

(三)龈沟液的生物学(口腔生物学)。

第二节  牙周膜

(一)牙周膜的组织结构。

(二)牙周膜的功能。

(三)牙周膜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

(四)牙周膜的增龄性变化。

(五)牙周组织生物化学(口腔生物学)。

第三节  牙槽骨

(一)牙槽骨的组织结构。

(二)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三)骨组织改建(口腔生物学)。

第五章 口腔粘膜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口腔粘膜的学习,认识其主要的组织学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口腔粘膜的增龄变化。

(二)熟悉口腔粘膜的功能。

(三)掌握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口腔粘膜的基本组织结构

(一)口腔黏膜上皮的组织学结构。

(二)口腔粘膜固有层的组织学结构。

(三)口腔粘膜粘膜下层的组织学。

第二节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一)口腔粘膜的分类

(二)咀嚼粘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三)被覆粘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四)特殊粘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第三节  口腔粘膜的功能和增龄变化

(一)口腔粘膜的功能。

(二)了解口腔粘膜的增龄变化。

第六章  唾液腺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对唾液腺的学习,认识其主要组织学结构及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唾液腺的增龄性变化。

(二)熟悉唾液腺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唾液腺的功能。

(三)掌握唾液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的特点。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唾液腺的一般组织结构

(一)腺泡、腺泡细胞的分类,各种腺泡细胞的组织结构特点。

(二)唾液腺导管的分类,各类唾液腺导管的组织结构。

(三)唾液腺结缔组织的组织学特点。

第二节  唾液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

(一)唾液腺的分布。

(二)腮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

(三)颌下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

(四)舌下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

第三节  唾液腺的功能与增龄性变化

(一)唾液腺的主要功能。(含口腔生物学)。

(二)唾液腺的增龄性变化再生性变化。

第七章  颞下颌关节(自学)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自学,初步认识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了解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

三  教学内容

(一)髁突的分带及各带的组织学特点。

(二)关节窝、关节结节的组织学特点。

(三)关节盘的分区及各区的组织学特点。

(四)关节囊和韧带的组织学特点。

(五)滑膜的组织学特点。

(六)关节血管、神经分布。

第二篇  口腔病理学

第八章  牙发育异常(自学)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自学,达到对牙发育异常有初步了解。

二  教学要求

了解牙发育异常的分类、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牙数目异常和大小异常

发生各类牙数目异常常见部位和形成原因。

第二节  牙形态异常

牙形态异常的种类,各种牙形态异常常见发生部位及形成原因。

第三节  牙结构异常

各种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等结构异常的形成原因及其病理学表现

第四节  牙其他异常

牙萌出、脱落异常和牙变色的形成原因和病理学表现。

第九章  龋病

一  教学目的

认识龋病的病理改变、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釉质平滑面龋、牙本质龋的分层及其组织学特点。

(二)熟悉釉质龋的分类,平滑面龋的临床表现,发病过程、三联因素学说的内容,牙本质龋的发病过程。

(三)了解龋病的发病机制、病因学说、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牙骨质龋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

 三  教学内容

(一)龋病的定义。

(二)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龋病的好发部位和病变过程。

第一节  龋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学说

(一)化学细菌学说

(二)蛋白溶解学说

(三)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四)三联因素学说

第二节  龋病的组织病理学

(一)釉质龋的分类。

(二)平滑面龋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过程,早期平滑面龋的分层及其组织学特点

(三)牙本质龋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牙本质龋的分层及其组织病理学特点。

(四)牙骨质龋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

 

第十章  牙 髓 病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髓病的病因、病理变化,认识其临床表现的病理学基础。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牙髓病的病因。

(二)熟悉各类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三)掌握各类牙髓炎的病理变化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牙髓炎

(一)牙髓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牙髓充血的分类、临床表现病理变化

(三)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急性牙髓炎的病理表现。

(四)慢性牙髓炎的分类及其各种牙髓炎的病理表现,慢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牙髓变性和坏死

(一)牙髓变性的种类及其各种牙髓变性的病理学表现。

(二)发生牙髓坏死和牙髓坏疽的原因,牙髓坏死的光镜表现。

第三节  牙体吸收

第十一章   根 尖 周 病

一  教学目的

认识根尖周病的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临床病理联系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根尖周病的病因

(二)熟悉根尖周病的发展过程。

(三)掌握各型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急性根尖周炎

(一)根尖周组织疾病和根尖周炎的定义,根尖周炎的特点和病因。

(二)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表现。

第二节  慢性根尖周炎

(一)慢性根尖周炎的定义及其分类。

(二)慢性根尖脓肿的临床表现,慢性根尖脓肿的和病理表现。

(三)根尖肉芽肿的临床表现,根尖肉芽肿的病理表现根尖肉芽肿的发展变化。

第十二章  牙周组织病

一  教学目的

认识牙周组织病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学习主要病理学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牙龈病、牙周病的病因和分类。

(二)熟悉慢性龈炎、龈增生的病理表现,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三)掌握慢性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牙龈病

(一)牙龈炎的分类。

(二)慢性龈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慢性龈炎的分型及各型慢性龈炎的病理表现。

(三)龈增生的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龈增生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

(四)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自学)。

(五)浆细胞龈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自学)。

(六)剥脱性龈病损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自学)。

第二节  牙周炎

(一)牙周炎的定义。

(二)牙周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三)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四)进展期牙周炎的病理表现。

(五)静止期牙周炎的病理表现。

第三节  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其他病理改变(自学)

(一)牙周变性的种类,牙周变性的病因、病理表现。

(二)牙周创伤的病因、病理表现。

(三)牙周萎缩的病因、病理表现。

 

第十三章  口腔粘膜病

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学院电话:0851-28635716  |  招生办:0851-28640384
投诉电话:13639208899  |  邮箱:zykq2008@163.com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贵公网安备 黔ICP备17011621号-1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技术支持:傲蚁网络
HTML MAP|XML MAP|TXT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