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Contact us

学院电话:0851-28635716
招生办:0851-28640384
投诉电话:13639208899
邮箱:zykq2008@163.com
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教学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学院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大纲
《牙体牙髓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7-06-30 17:04浏览次数:1519 次

《牙体牙髓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学科和主干学科。主要研究牙体疾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操作方法等,内容紧密结合临床,讲述牙体牙髓病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为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7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4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1.11。

四  教材及参考书:

《牙体牙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樊明文,第4版,2012年。

《口腔临床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史宗道,第4版,2012年。

《口腔材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赵信义,第4版,2012年。

《口腔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边专,第4版,2012年。

 

ii正文

第一篇    龋 病

第一章   概 述

一  教学目的

了解龋病的历史及龋病危害的基础上,学习龋病的概念及龋病的特征。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龋病的概念。

(二)熟悉龋病流行病学。

(三)了解龋病的历史,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三  教学内容

(一)龋病的定义、特征及好发部位

(二)龋病的流行趋势。

(三)龋病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四)龋病的历史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病因及发病过程

一  教学目的

在了解龋病病因学说的基础上,学习龋病的病因。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其功能、微生物致龋的证据及三类主要的致龋微生物、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蔗糖与龋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氟的抗龋机理、牙对龋病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掌握唾液与龋病的关系、miller化学细菌学说(先进性与局限性)和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二)熟悉不同牙面菌斑的组成、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菌斑微生物学、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胞内混合物,胞外聚合物)、蛋白质对牙齿发育和龋病发生的影响、磷酸盐的抑龋作用、探讨矿物质、唾液的基本组成;熟悉龋病与免疫的关系。

(三)了解细菌的附着和聚积;熟悉菌斑微生物学、微量元素与痕量元素、脂肪和其他物质与龋病的关系、唾液的几种主要蛋白质的功能;掌握唾液与龋病的关系;龋病与年龄、种族、性别和遗传的关系、内源性理论、外源性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鳌合学说。

三  教学内容

(一)牙菌斑

(二)饮食因素

(三)宿主

(四)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

(五)病因学说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  教学目的

在认识龋病的临床病理的基础上,学习龋病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及其规律,好发牙,好发牙面,牙面好发部位;掌握龋病的临床分类;掌握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掌握浅、中、深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

(二)熟悉龋病的检查方法,熟悉早期龋的检查方法。

(三)了解釉质龋、牙本质龋、牙骨质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了解脱矿和再矿化。

三  教学内容

(一)龋病的临床病理过程

(二)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三)龋病的诊断标准

(四)龋病检查方法

 

 

第四章   龋病治疗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窝洞的制备及深龋治疗的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体修复与材料选择原则,窝洞及深龋治疗。

(二)熟悉牙体非手术治疗方法及牙体修复治疗的生物基础。

    (三)了解根面龋的治疗。

三  教学内容

(一)牙体非手术治疗。

(二)牙体修复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三)牙体修复与材料选择的原则

(四)窝洞的分类与结构

(五)深龋的治疗

(六)根面龋的治疗

 

 

第五章    银汞合金充填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及银汞合金充填术的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基本步骤。

(二)熟悉各类银汞合金充填窝洞的预备原则,龋病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三)了解银汞合金的调制;汞污染及预防。

三 教学内容

(一)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二)窝洞预备的基本步骤。

(三)银汞充填术

(四)龋病治疗并发症及其处理

(五)银汞合金的调制;汞污染及预防。

 

第六章    牙体缺损的粘结修复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体缺损粘结修复的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缺点;牙本质粘结系统的分型、机制和临床选择;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临床操作步骤。

(二)熟悉釉质粘结系统及其机制;复合树脂的材料性能的临床应用;玻璃离子体、复合体等材料的临床应用;后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失败的原因

(三)了解牙体粘结的发展过程、牙体修复材料复合树脂、玻璃离子体及复合体的性能。

三 教学内容

(一)牙体粘结技术原理

(二)牙色修复材料

(三)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术

(四)前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术

(五)后牙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术

 

 

 

 第二篇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第七章    牙发育异常和着色牙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着色牙和牙发育异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齿发育异常的分类,畸形中央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熟悉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四环素牙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三)了解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着色牙的漂白治疗方法、锥形牙,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牙内陷等。

三  教学内容

(一)牙齿发育异常的分类。

(二)畸形中央尖。

(三)牙结构异常及着色牙。

(四)牙形态异常。

 

第八章   牙外伤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外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折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牙震荡、牙脱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三)了解牙脱位的固定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牙折

(二)牙震荡、牙脱位

(三)牙脱位固定

 

第九章    牙慢性损伤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慢性损伤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隐裂、楔状缺损和牙根纵裂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磨损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三)了解酸蚀症。

三  教学内容

  (一)牙隐裂、楔状缺损、牙根纵裂。

  (二)磨损。

  (三)酸蚀症。

 

第十章    牙本质过敏症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牙本质过敏症的危险因素。

(三)了解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

三  教学内容

    (一)牙本质过敏症概述

    (二)牙本质过敏症的危险因素。

(三)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

(四)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五)牙本质过敏症的处理原则。

 

 

第十一章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治疗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二)熟悉内、外漂白术的操作要点

(三)了解无髓牙漂白术的主要并发症

三 教学内容

(一)非龋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二)牙本质敏感症

(三)氟斑牙。

(四)四环素牙。

(五)无髓牙。

 

第三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学

第十二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髓的形成功能、原发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掌握牙髓结构的增龄性变化。

(二)熟悉成牙本质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及结构特点;牙髓组织中血循环特点;牙髓神经分布,炎症性疼痛的机制,闸门控制学说;牙髓的防御功能;牙髓体积的增龄性变化;牙髓功能的增龄性变化;熟悉根尖周组织的结构组成特点(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及掌握其临床意义。

(三)了解牙髓组织肉眼及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点及结构特点。

三  教学内容

(一)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

(二)牙髓的功能及结构变化。

(三)牙髓增龄性变化。

(四)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五)牙髓组织镜下特点。

 

第十三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髓及根尖周病的致病菌;掌握牙髓及根尖周病的感染途径;掌握不同类型疾病中细菌感染的特点;掌握逆行性感染和逆行性牙髓炎的概念。

(二)熟悉牙髓及根尖周病的致病机制。

(三)了解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中对细菌作用的认识过程;了解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在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反应;了解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免疫因素在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中致病的作用。

三  教学内容

(一)微生物因素。

(二)牙髓及根尖周病的致病机制。

(二)物理因素。

(三)化学因素。

 

第十四章  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病史采集、检查和诊断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病史采集的内容和询问方法;牙髓活力测试的原理和方法。

(二)熟悉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三)了解锥形束ct和手术显微镜在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诊断中的应用。

三 教学内容

(一)病史采集。

(二)临床检查方法牙髓活力测验。

(三)影像学检查。

(四)形束ct和手术显微镜。

第十五章  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型牙髓病的临床诊断术语、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牙髓炎的诊断程序和鉴别诊断思路。

(二)熟悉牙髓病的病因。

(三)了解牙痛的鉴别诊断思路和所需鉴别的疾病

三  教学内容

(一)牙髓病的分类。

(二)牙髓病的病因。

(三)牙髓病的临床诊断程序。

(四)各型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五)非牙源性牙痛的鉴别诊断思路。

第十六章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 教学目的

学习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型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二)熟悉慢性根尖周炎的分型和病理变化。

(三)了解根尖周囊肿的形成理论。

三 教学内容

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学院电话:0851-28635716  |  招生办:0851-28640384
投诉电话:13639208899  |  邮箱:zykq2008@163.com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贵公网安备 黔ICP备17011621号-1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技术支持:傲蚁网络
HTML MAP|XML MAP|TXT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