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Contact us

学院电话:0851-28635716
招生办:0851-28640384
投诉电话:13639208899
邮箱:zykq2008@163.com
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教学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学院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8-01-24 16:45浏览次数:1401 次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前言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形态和生理功能相联系的学科,实验室实习是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标本、牙齿雕塑、尸体解剖等实验,更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密细心的工作方法,为以后临床工作打好基本技能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方式,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40学时。

四  实验指导书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自编,张跃蓉主编,2015年  

 

Ⅱ 正文

实验一  雕刻上颌中切牙

教学目的

掌握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外形。

教学要求

(一)掌握握刀方法和雕刻要领。

(二)掌握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外形。

教学内容

(一)复习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征。

(二)雕刻刀的使用以及上颌中切牙的雕刻要领。

(三)雕刻上颌中切牙。

 

实验二  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

教学目的

掌握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外形。

教学要求

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熟悉雕刻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

(一)复习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

(二)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

 

实验三  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教学目的

掌握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

教学要求

雕刻上颌第一磨牙,熟悉雕刻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

(一)复习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

(二)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实验四  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教学目的

掌握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

教学要求

雕刻下颌第一磨牙,熟悉雕刻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

(一)复习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

(二)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五  牙体外形堆塑

教学目的  通过对牙列中多个牙外形的堆塑,掌握牙体外形、邻接关系以及上下咬合面关系。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上、下颌第一磨牙和上、下和第一前磨牙的堆塑

教学内容

(一)复习上、下颌第一磨牙以及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的解剖形态和咬合关系。

(二)上堆塑、下颌第一磨牙和上、下和第一前磨牙。

 

实验六  离体牙、髓腔和颌骨形态的观察

教学目的

(一)离体牙观察,掌握形态特征。

(二)髓腔的观察,掌握形态特征及牙体外形和髓室根管的关系。

(三)颌骨的观察,掌握上颌骨及下颌骨的结构特点,表面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

(一)掌握离体牙的形态特征。

(二)掌握髓腔的形态特征及牙体外形和髓室根管的关系。

(三)掌握上颌骨及下颌骨的结构特点,表面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观察离体牙形态特征。

(二)观察髓腔形态特征。

(三)观察牙体外形与髓室、根管的关系。

(四)观察颌骨结构及重要的骨性标志。

(五)课后提问。

 

实验七  颌骨、塑化标本颌面部肌肉观察

教学目的

(一)通过对塑化和瓶装标本头面颈部肌肉位置、形态及比邻关系的观察,掌握表情肌、咀嚼肌解剖特征。

教学要求

(一)掌握面部表情肌分组、层次关系以及起止点、作用。

(二)掌握咀嚼肌位置、附着关系以及功能。

教学内容

  观察头颈部塑化和瓶装标本

实验八  塑化标本颌面部神经观察

教学目的

通过对塑化和瓶装标本头面颈部三叉神经、面神经分支分布的观察,掌握其分布特点及临床应用。

教学要求

(一)掌握上、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以及临床应用;熟悉眼神经的分支。

(二)掌握面神经在面部的分支分布以及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观察头颈部塑化和瓶装标本

 

实验九  塑化标本颌面部血管观察

教学目的

(一)通过对塑化和瓶装标本头面颈部动、静脉血管的分支分布观察,掌握颈外动脉在头颈部的分布,熟悉静脉血管的分布。

教学要求

(一)掌握颈外动脉在头颈部的分支分布。

(二)熟悉头颈部静脉血管的分布。

教学内容

观察头颈部塑化和瓶装标本

实验十  T-scan测量咬合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使用咬合仪测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上、下颌咬合关系以及在不同功能运动时的咬合变化,初步培养学生对口颌系统与疾病关系相关性的探究兴趣。

教学要求

(一)掌握牙尖交错合时上、下颌咬合接触关系及变化。

(二)掌握各种功能运动过程中上下牙接触关系的变化。

教学内容

(一)口颌系统的检查。

(二)取上、下颌分析模型。

(三)应用T-scan测量咬合分析仪测量并进行分析。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口腔学院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  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重点内容以学生操作为主。

2.教学点:在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室教学,承担教师由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委派。

3.辅导形式:课堂指导、答疑、讨论、复习等结合。

四  考核办法:实验考试占总评成绩的20%;实验课的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实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

 

Ⅳ   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验内容

教学时数

实验类型

实验

雕刻上颌中切牙

4

综合型

实验二

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

4

综合型

实验三

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4

综合型

实验四

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4

综合型

实验五

牙冠外形堆塑

4

综合型

实验六

离体牙、髓腔形态的观察

4

综合型

实验七

颌骨、塑化标本颌面部肌肉观察

4

综合型

实验八

塑化标本颌面部神经观察

4

综合型

实验九

塑化标本颌面部血管观察

4

综合型

实验十

T-scan测量咬合分析

4

综合型


40


 


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学院电话:0851-28635716  |  招生办:0851-28640384
投诉电话:13639208899  |  邮箱:zykq2008@163.com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贵公网安备 黔ICP备17011621号-1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技术支持:傲蚁网络
HTML MAP|XML MAP|TXT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