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Contact us

学院电话:0851-28635716
招生办:0851-28640384
投诉电话:13639208899
邮箱:zykq2008@163.com
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科研管理制度

您现在的位置: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管理制度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发布时间:2017-06-13 11:43浏览次数:1254 次

贵州省科技厅   贵州省委组织部   贵州省人事厅

贵州省科委   贵州省经贸委   贵州省财政厅   贵州省教育厅

(2001年11月2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黔战略,人才是关键。为了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进一步做好1996年开始实施的“贵州省跨世纪科技人才工程计划”工作,根据《贵州省2001——2010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制订《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科技人才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长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坚持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宗旨与德才兼备的原则,加速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较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立志献身贵州经济建设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从而为贵州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奠定高级科技人才基础。

二、培养目标

根据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10年,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学科、专业领域里培养、造就100名40岁左右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使他们努力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1.选拔和培养一批工程技术学科、基础学科,特别是贵州支柱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级科技人才,壮大我省学术带头人、硕士生与博士生导师、工程技术带头人队伍;并促使其中一定数量的学者和专家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候选人。

2.培养和造就一支跨学科、高层次的,既有现代科技知识、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懂得科技经济管理,特别是国际经贸与科技,国际相关法律和国际惯例的运作方式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和一批具有较强理论创新能力的专家学者。

三、推荐条件

1.所作所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志在为贵州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在科研、工程技术和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在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较深,已是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或是某一学科的带头人,并对该学科的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或是研究成果有创造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同行专家公认,并达到国内外领先或先进水平。

——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有重大技术革新,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在重大工程设计、建造、运行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有突出贡献;或为某工程技术领域带人。

3.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个别特别优秀者不超过45周岁。

4.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通过考试。

6.身体健康。

四、遴选程序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采取个人提供材料和组织推荐遴选相结合的办法,凡符合条件者均可推荐。其程序如下:

1、各单位对照条件,对本单位符合要求的人才善进行调查、摸底分析,提出预选名单;

2、对预选名单中的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客观公正地写出考察材料,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形成本单位的正式推荐意见,报主管部门;

3、主管部门在对推荐对象进行认真审核、签署意见后报着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

4、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培养建议名单;

5、省科技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计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单位对建议名单进行审定,列入“科技人才计划”名单,组织实施。

五、培养措施

对列入“科技人才计划”的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帮助和扶持,以促使他们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1.省级各类科技计划,优先考虑培养对象的科研课题的立项。我省建立的重点中试基地和重点实验室要优先为他们提供方便,促使其研究课题得以顺利进行。

2.对培养对象从事的有重大意义的高水平研究项目,要多渠道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

3.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选聘著名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指导研究或合作研究。

4.有针对性地分批选送出国深造,或聘任外国著名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来华指导培养。

5.创造条件,使其有机会参予国内外学术交流,开阔视野,了解世界,掌握本学科、专业的世界发展趋势与水平;在不违反科技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支持他们向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组织和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自己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与论文,以提高知名度。

6.委托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对培养对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

7.对工程技术带头人的培养,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施展才干的舞台,让他们参与或主持重大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实施与管理;参与或主持重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8.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培养对象研制开发的应用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六、经费保障

    多渠道筹集建立“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资金”,专项用于科技人才培养工作。

七、本计划由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学院电话:0851-28635716  |  招生办:0851-28640384
投诉电话:13639208899  |  邮箱:zykq2008@163.com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贵公网安备 黔ICP备17011621号-1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技术支持:傲蚁网络
HTML MAP|XML MAP|TXT MAP